花椒树园地

标题: [原创]拒绝诺贝尔,把皇家文学院洋老爷子的鼻子都气歪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坛痞爷    时间: 2014-8-7 09:32     标题: [原创]拒绝诺贝尔,把皇家文学院洋老爷子的鼻子都气歪了

 拒绝诺贝尔,把皇家文学院洋老爷子的鼻子都气歪了
  
  文坛痞爷——刘星
  
  
  
  诺贝尔文学奖,这个瑞典的洋萝卜头其诱惑力之大不言而喻,有多少文学爱好者不视其为文学史上的顶尖荣誉?有几个文学大腕儿不望穿秋水般觊觎这一招牌式的荣誉?咱们国产作家中自封或他封的诺贝尔级大腕已经远远超出了两位数,眼下尚属雾里看花,上帝保佑吧,阿门——祝福之余,我倒对两位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爷们颇多感叹和敬佩。
  笔者也是一个柏杨老先生所谓的爬格子动物,说的好听点曾是一个文学青年,如今人过中年,却轻易不敢奢谈“文学”二字。近几年爬格子之余鬼迷心窍玩起了邮票,玩着玩着就逐渐进入角色,皇天不负有心人,三枚十分珍贵的外国邮票摆在了我的面前,其中两枚邮票上的人物肖像是同一个人——苏联著名诗人和翻译家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这两枚邮票发行自两个不同的国家,一枚是瑞典发行的,一枚是苏联发行的。帕斯捷尔纳克是一九五八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尽管他不肯领取奖金,但他的名字已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另一枚邮票是法国发行的,上面的肖像是让.保罗.萨特。萨特是法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小说家、剧作家、文艺批评家和政论家,一九****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是这两位洋爷们不约而同地拒绝去瑞典啃洋萝卜头。然而,这两位的尊容依旧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专题邮票。于是我便有幸从方寸之间的邮票上读出此前一直未曾留意过的信息。
  (一)鲍里斯.L.帕斯捷尔纳克
  一九一七年前后,帕斯捷尔纳克和马雅可夫斯基交往甚密,但在政治倾向上,他和马雅可夫斯基简直无法相比。帕斯捷尔纳克素来不关心政治,逃避现实斗争,闭门作诗。对待十月革命,他不像马雅可夫斯基那样满怀激情,热烈歌颂,但也没有像蒲宁那样敌视和攻击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后的二十年代,帕斯捷尔纳克的文艺创作稳步走向高峰,处于鼎盛时期,他在发表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的同时,也创作了一些气魄宏大的作品,如长诗《高尚的疾病》,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导师列宁的伟大形象,长诗《一九0五年》和《施密特中尉》,以其独特的韵律、掷地有声的语言歌颂了第一次俄国革命和那些视死如归的英雄们。
  高尔基评论其中第二篇时写道:这是一部优秀作品,一般将会长久存在的作品。不过,帕斯捷尔纳克对社会主义的态度始终是游移动摇的。三十年代中期,他的文艺创作逐渐走向低潮。尽管战后的十五年,帕斯捷尔纳克一直勤奋地工作,他继续翻译了莎士比亚戏剧,并参加了裴多菲选集的翻译和出版工作。完成了歌德的巨著《浮士德》的翻译工作,但他本人的艺术创作却陷入窘境。直到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二年帕斯捷尔纳克用了整六年时间完成了《日瓦戈医生》的创作,寂寞多年的帕斯捷尔纳克才再度辉煌。《日瓦戈医生》一书是否要发表,何时发表,帕斯捷尔纳克一直犹豫不决。一九四八年他曾同《新世界》杂志社签订了出版合同,但不久又废约,退还了预支的稿费,斯大林逝世后,一九五四年四月《旗》杂志发表了《日瓦戈诗选》,作者和作品为此受到一些抨击。
  一九五五年作者又同时向几家出版社投稿,但都如石沉大海,不见回音。时间到了一九五五年五月,莫斯科电台在对外广播中报道帕斯捷尔纳克的新作《日瓦戈医生》即将出版的消息。这一信息立刻引起西方出版商的注意,意大利出版商费尔特里奈利火速派人赶到苏联,向帕斯捷尔纳克索走了《日瓦戈医生》原稿。苏联当局获悉后,试图阻止小说的出版,帕斯捷尔纳克只得自己掏腰包并亲自跑到电报局给费尔特里奈利打电报,急切要求退还原稿,但西方出版商对此书如获至宝,不肯放手。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日瓦戈医生》的意文译本在意大利出版,此后的两年内,该书又被迅速译成德、法、英等二十三种文字出版,成为轰动世界的畅销书,西方报刊不失时机地利用这部小说掀起了反共浪潮。这是帕斯捷尔纳克始料未及的,他感到无奈。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瑞典文学院宣布授予帕斯捷尔纳克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此事顿时在苏联境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十月二十六日《真理报》发表措辞严厉的批判文章,十月二十七日苏联作协理事会主席团、俄罗斯作协筹委会执行局、莫斯科分会理事会主席团作出开除帕斯捷尔纳克作协会籍的决定。《决定》公布的第二天,苏联共青团书记在一次讲话中发出了欲将帕斯捷尔纳克驱逐处境的警告。帕斯捷尔纳克闻讯连忙给赫鲁晓夫写信,信中写道:“驱逐出境对我来说等于被宣判死刑,我要求不要对我采取这个极端的措施。”。
  他还声明:“自愿拒绝接受诺贝尔奖金”。十一月四日《真理报》发表此信。十一月五日帕斯捷尔纳克给《真理报》编辑部写信,再次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拒绝领奖”。鉴于帕斯捷尔纳克的检讨,苏联当局没有把他驱逐出境。从此以后他便消声匿迹,隐居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里。帕斯捷尔纳克晚年病魔缠身,一九六0年五月病故。一九九0年,苏联和瑞典同时发行纪念帕斯捷尔纳克的邮票。面对邮票上的这位洋爷们,逝去的岁月自动闪回,想起十年浩劫中多少著名作家举起拳头呼喊自己打到自己的口号,这与帕斯捷尔纳克的“检讨”何其相似乃尔,帕斯捷尔纳克的拒绝诺贝尔不免令人生疑。但愿我的怀疑是错的。
  望着书架上中文版的《日瓦戈医生》,我总觉得欲哭无泪。之所以喜欢帕斯捷尔纳克,是因为他也是苏联的著名翻译家之一,我也曾是翻译,也出版过高发行量的译著。由此解读帕斯捷尔纳克感觉很亲切。
  (二)让.保罗.萨特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法国萨特的影响并不亚于瑞典的诺贝尔。萨特是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的重要人物,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倡导人和主要代表。存在主义哲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和五十年代初期风行一时,这使萨特在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体制及整个西方思想活动中所占有的地位可与伏尔泰相媲美。萨特一生的活动涉及小说、戏剧、哲学、文艺批评、新闻出版等领域。他写了五十多卷论著,是当代法国文学及整个西方文学中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即使在萨特一再公开反对戴高乐将军的情况下,戴高乐将军还是发出了“萨特也就是法国”的训示。由此可见萨特在法国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巨大影响。萨特是当代重要的文学家。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墙》,长篇三部曲《自由之路》等,《自由之路》一书被视为法国当代的文学名著。
  萨特一共写了十一个剧本。他在戏剧方面的成就高于小说创作的成就。萨特本人在二战中是一名反法西斯战士,曾被俘关在战俘营中遭受非人的折磨,但他那不羁的思想已在自由王国尽情驰骋。萨特必然要以萨特的方式感悟人生,他痛恨独裁者,痛恨法西斯战争。在戏剧创作中,萨特认为“干预是戏剧的本质”《死无葬身之地》是他在文学道路上迈出的重大一步。
  作品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法国抵抗运动领导下的游击队员英勇斗争的故事。他们在被捕后,坚贞不屈,表现了英雄主义精神,暴露了一小撮投靠法西斯的“合作分子”之间勾心斗角的丑恶嘴脸和他们卖国投敌的肮脏灵魂。萨特笔下的游击队员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形象决不雷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存在主义哲学在西方世界,特别是在法国风行一时。由于萨特丰富的、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和政论著作,由于他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导致一种激进的政治立场,萨特在整个西方知识界取得了重要地位,成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
  他的《存在与虚无》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经典。在其著作中萨特阐述其哲学思想的基本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人的本质是人进行自由选择、自由创造而获得的”“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荒诞的”,“但人总是自由的,注定是要自由的。人总是要在一个没有神的荒诞世界上做出自己的选择,设计自己的存在,他必须随时规定自己的行动,自由选择,自谋生路”。萨特认为,给人规定“他是谁”,他“必须做什么”,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萨特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生。他是一个双重的叛逆者。
  他是一个资产者,却毫不留情地抨击资产阶级。他说他原则上反对一切资产阶级机构和政府。萨特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还反对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反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他敢于挺身而出,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进行辩护,积极支持工人和学生运动,直到一九六八年在“五月运动”中,他还站在街垒上,面对大学生发表演讲,反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他仗义执言公开站出来保护受到压制的左派报纸。充分显示了他不畏强暴、主持正义的精神。
  一九****年,瑞典文学院决定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金授予萨特,是“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如此殊荣,萨特却发表声明:“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萨特谴责那些“写书是为了不朽的人太荒谬”。这表明他是一个不图名利、胸怀坦荡的人。萨特一生以勤勉著名。即使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然每天坚持八小时工作,向秘书口述论文和文章。萨特于一九八0年四月十五日在巴黎逝世。全世界许多国家都表示了沉痛的哀悼,法国总统德斯坦说:“让.保罗.萨特的逝世,如同我们这个时代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智慧之星。”萨特的肖像上了法国的邮票。
  显然,毕生追求自由的萨特也无法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就像他到中国访问曾登上天安门城楼一样,这是全世界都知晓的最高规格的官方荣誉。那时上天安门不像如今,买张门票就可以走进庄严。望着邮票上的萨特,我肃然起敬,尽管我对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不甚了了,但我为萨特的人格力量所折服。
  只可惜,帕斯捷尔纳克也好萨特也罢,这两位把瑞典文学院的洋老爷子鼻子气歪的文学巨匠都是洋爷们。作为爬格子动物,我自信这一辈子只能小打小闹,骗点稿费以贴补香烟和茶水钱。我倒真心希望哪位国产的诺贝尔级爷儿们,或姐儿们帮咱争口气,牛屄一把,啃一啃瑞典的洋萝卜头,哪怕你屁颠颠儿跑到欧罗巴去领奖,我也敬佩您。
  我是个电脑盲,不知道现在的互联网上能否搜索到帕斯捷尔纳克和萨特。
  文坛痞爷——刘星个人简介:出生——1952年3月1日实名——刘国臣、笔名——刘星、昵称——文坛痞爷自80年代初在《人民日报》副刊——“讽刺与幽默”发表豆腐块小品开始,至今笔耕不缀。曾获《工人日报》、《文学报》、《故事会》《散文诗报》等全国一等奖。
  文坛痞爷小传:草原知青,跃马扬鞭守边疆;太行司机,纵横万里九州行;现场翻译,宝钢建设献青春;报社编辑,老子喉舌乖鹦鹉;无业游民,文人下海瞎折腾;环保匹夫,宜居家园憧憬者;自由撰稿人,嬉笑怒骂写春秋。
  --------------------------------------------
  
  
作者: 广寒宫居士    时间: 2014-8-8 16:49

痞爷丰富的人生,当作传以记之!
作者: 书郎    时间: 2014-8-8 23:08

“讽刺与幽默”曾经是诞生“右派分子”的摇篮。呵呵,莫言莫言,洋老爷子的鼻子一样气歪。




欢迎光临 花椒树园地 (http://huajiaoshu.com/) Powered by Discuz! 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