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褡裢与搭链 “褡裢”是搭挂在肩膀上,使胸背成两只布袋之物,一般用棉麻制作。另清末民初北方有种小吃也叫褡裢,颇似春卷的粗粗变制。 “搭链”是金属小链饰品。 两词语用吴语造句,软软的吴语足以勾勒出一个俗不可耐女子的形象。 强生派往往衣裳着得像啥腔调,差至只肩架,像披只褡裢,下头着双留苏苏头,挂几条搭链的皮靴,叽呱叽呱跑啦石子路郎,琳琅挂皱,坍啥照屎。 国语意释:潮女歪耸着肩衣穿,脚上的靴子流苏挂着搭链,在路上行走。 传统姑苏人,一般见状要投之白眼,以示蔑视。 |
原来“褡裢”与“搭链”是不一样的,长知识了!
书郎版主的吴语说得很地道!
看了你的文字,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苏州人说话柔软绵糯细声细气的神情姿态来![em01][em27] |
吟啸好!书郎个人爱好而已,也是为写小作品而注解人物方言。
【呆僗、摆呆僗、卖呆僗】 学吴语,并非排外,旨在怀旧寻踪四海古今吴语的融合、演化。例如“僗”解释为痴呆懵懂。出自元《西厢记》折子,不过《西厢记》源自唐元稹《莺莺传》,然《莺莺传》又是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所改编。 “僗”,北方人骂人带“僗”,囚犯骂“囚僗”,嘴馋骂“馋僗”。吴地人骂人则“馋僗坯”,有趣的是,北方人骂南方人(吴地)为“南獠”, 南方人(吴地)骂北方人为“北方僗”。 吴地人曰:“赤僗”不一定是骂人,朋友、同时、邻里之间相当走近,也轻呼对方为“赤僗”。然多数代指第三者“他”。例如,国语:“小王他,怎么还没来?”吴语:“小王只赤僗,作啥还弗来?” 吴语“呆僗”有“作嗲”、“作刁”的意思。故“摆呆僗”与“卖呆僗”虽然意思相近,但用法要看语境而言。 另,舅僗之“僗”;小僗之“僗”的意思非属上意。前者与国语“舅老爷”一个意思。后者则长者对男孩子爱称。姑苏城内,小僗称“小干”。 以上可见,一方语言随历史变迁,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有着深厚的渊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9/7 20:49:53编辑过] |
通过这一文,弄懂了两个词,赚了一倍。 是不是在某些特定的人际关系上,有时候也会用“褡裢”来比喻呢? 沿海地方的人,也经常将外省(北方)的人称之北佬,捞佬。大多都没有贬义,只是有感于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吧。 “书郎课堂”,很喜欢看你的帖子! 中秋节快乐! |
清浅海湾——中秋同乐!
今年的央视中秋晚会现场在苏城西郊。且有幸分配到入场券。如大家收看,那真是同乐。
此贴,我想把它做成系列专贴,欢迎围观,诚邀跟帖,斧正不当,也请朋友提供所处地域的特定方言,我喜欢做类似收集,且彼此分享。 |
前一段时间,我在微信上也把儿时故乡的语言做了一个汇总,居然有9集之多。比如:
造孽-----可怜 打子-----一直以来 阿弥陀佛-----活该 缭经-----女子很能干
这些语言往往成为记忆的花朵,开在不经意停顿的思绪上! |
广寒公哪里人呀?
可怜——作孽 一直以来——一直、一经、专门 活该——是要喱、哈吧喱 女子很能干——女人做事体划燥(介绍用)、女人穷来三(回答用) |
铜钿银子 小吴语是指苏州古城区及在较小周围的吴语,请勿与学界称的“三吴”为“小吴语种”混淆。 小吴语目前对流通币的专项称谓(“切口”) 【一只角子】【一只铅角子】一角(硬币); 【半只羊】五角 【一只羊】一元 【一只半羊】一元五角 【一张分】十元 【大团结】十元 【一笼分】一百元 【 青坑版】一百元(首套百元券)例句:一张青坑版,指“一百元”。 【一听分】一千元 【一棵草】一万元 【拾三块六角】乌龟(骂人、损人) 【找头】指找零 【挺分】支付、馈赠、出礼。 【轧头寸】钱庄、银行、财务专业用语,意思指轧账、调拨、筹集资金。 小吴语话讲“铜钿”就是指“钱” 【一角洋钿】一毛 【十块洋钿】十元 【银洋钿】【袁大头】【英洋】【龙洋】银元。 【铜钿银子】钱 【铜钿银子性命交关】吝惜鬼 【洋钿】【钞票】【票子】【孔方兄】【板皮】【花纸头】【铜钿】指钱 【铜钿银子一等当】意思慢慢储存起来,到时一起花。 【三钿弗作俩钿】不惜用。 【铜钿象削水片】浪费,乱花钱。又:花铜钿像天女散花。意思过度破费。 【省点】节约些 【经节点】吝惜些。 【捞点锡箔灰】例句:门扇阿腾特哉,就捞点锡箔灰罢。意思失大得小。 【价钿】价码、价格。 【几钿】多少钱 【喜钿】与办红事有关的礼金 【红钿】一赌博赢家分发看客的碎钱,二与红事有关的礼金收入 【白礼】丧事礼金 【铜钿眼里千跟斗】意思眼里只有钱 【塞银子】行贿 【卡门子】赌博。 【塞狗洞】用于出礼后悔、懊悔了,又不能索回。一般多指花钱托人办事打了水漂。 以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现 【血】指钱,没血。市井用语 【米】指钱,没米。市井用语 【白子】指钱,俚没白子的。市井用语 【扒分】【打野鸡】【外快】【捞外快】泛指业余赚钱,后语意扩大,如,第二职业,兼职。 在小吴语中沿用百年以上的有 【找头】【铜钿银子】【省点】【经节点】【捞点锡箔灰】【塞银子】【三钿弗作俩钿】【铜钿银子一等当】【铜钿眼里千跟斗】【铜钿银子性命交关】【喜钿】【几钿】 |
方言一定要用当地话说出来,才有味道,用文字表述出来,失味十之八九了。
我在江南生活近10年,对吴越俚语却始终不懂,思来,大约是语言发育迟钝的原因,属先天不足,男人大多在语言上不及女子敏锐。 一同事初到上海,每早起来打扫楼梯,住楼的阿姨见之,热情的说:“瞎弄,瞎弄”。我同事不禁纳闷,做好事怎么成瞎弄了?。。。。。。。。 想来也忍禁不俊。 |
GMT+8, 2025-7-3 03:43, Processed in 0.017775 second(s), 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