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天)韩燕打电话约王真雲,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一直没人不接,以为他去了外地。谁知他整天在家。 一大早,他一会儿笃步到晾台上,撸着络腮远远的眺望穹窿出神,一会儿蹬蹬的跑到北窗底下,面对灵岩古塔摇头晃脑一阵,如此往返几趟,累了就往藤塌里一躺。直到响午,屋里万籁俱寂,他的脚丫翘得老高老高的正闭上眼眸在诗意中神游。突然,“砰!砰!两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他从藤榻里惊跳起来,惶惶然然的左手摸摸右臂,右手摸摸左臂,神还未定,屋外又传来噼里里、啪啦啦的刺耳声。这时,他透过窗户,看见空中的礼花绽放出绚丽的光芒,袅袅的烟儿缭绕树梢,如女子的一缕缕青丝。刹那,他抓住了灵感,迅疾取出纸笔写上一句:“烟花落良缘。” 他摸摸长长的兰花指甲,瞧瞧字迹未干的句子,轻轻击案拍奏,暗暗的吟:烟花落良缘。 “月娥!月娥!”他急喊他老婆。 老婆在房里做刺绣,听见老公的喊叫声,忙推开绷架,应声“来了,来了”,心怀疑惑地蹑蹑从房里出来——老公为了啥事这么急喊?但见老公摇抬起膀子,拽拽袖筒,吩咐道:“晚上你加个菜,我要喝两口。” “嗯!” “喏——”月娥指指墙角书堆里的电话,说:“想过半天了。” 王真雲朝墙角一瞥,嘀一声“会是谁呢!”转身倒在藤榻里,月娥看他那闭目神驰样子,脑子里闪过女儿说的话:爹爹炼句子颇有唐风的范儿,妈给爸绣个锦囊吧,让爹爹把感兴的句子也写下来投入囊中。 月娥蹀蹀的回房,下巴颏儿搁在绣架上,牵挂起在华师大念中文的女儿。 寒假,女儿在沪上打义工。 笔注:【绷架】做刺绣用的架子。 |
小故事,人物形象刻画得很丰满。 王真雲是个有些迂腐的老才子吧。 “喏——”月娥指指墙角书堆里的电话,说:“想过半天了。” 是不是“响”过半天了? 继续关注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9/18 20:12:54编辑过] |
回清浅的海湾版主: 应该是“响过半天了。”谢谢指正。 ffice 关于王真雲是否有点“迂腐”,后文或在其他篇幅里有交代。我这是写到哪儿算哪。 山茶花已零落,马蓝和荠草芽儿散发出晶莹的绿光,旷野漂浮着一丝丝淡淡的清馨。距离苏城二十余公里的西郊,绵延的山峦泽国中,赏梅胜景邓尉山山麓的香雪海,花儿傲寒绽放,如玉如雪,仿佛昭告天下春天快要来了。 胡兰今天起得特别早,为了在此赴约。她揣着羊绒围巾,一步步走在山径小坡上独自览梅,她一会儿想起小时候郊游香雪海的情景,一会儿想起远离家乡的些年对暗香疏影眷念。这次返乡探望母亲,忙完家事,便邀同窗们在此集结赏梅叙旧。 此刻远眺那一望无边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梅花,她揣摩着自己的兴致为何心不在焉似得难以名状。脑海突然闪出:如果一个女人独自在郊外游走,给人有多么寂寥的感觉啊,现在自己却独自在这梅花盛开的山径上,给人的感觉将是如何。 她遄急地登上小亭,蹙眉的眼眸扫过观海亭三个字的碑额,倚栏坐下,心里还在想一个女人独自赏梅给人啥感觉?她的感观囊揣起来,眼眸里似雪似海的梅花掩映着寒玉的光波,令她望之眩晕,仿佛天地在旋转…… (写一段 “人生如梦,往事如烟”般的“心理”描写) …… 她脖子上暗橙色的羊绒长巾和鬓发,被风儿阵阵揭得如巾舞拂舞。 “胡兰!胡兰!。”这声音好熟悉,她抬起眼脸,巡视身旁,也搜寻着记忆,“韩燕,是韩燕吗?” “是呀,你早。”韩燕是她儿时最要好的同学,两人堪称闺蜜。 韩燕俯身去扶她的肩膀,关切地问“你脸色好难看,不舒服?” 胡兰眨眨眼一笑说:“没啥,刚才上山走得太快,可能累了。” 韩燕顺势坐下,两人手牵手,摇摇摆摆的仿佛回到了儿时,心潮腾涌……彼此的心里都在喃喃: (写一段两人500——800字的心理描写,以韩燕为主) ……两人心绪渐止,慢慢攀谈起家事、琐事和闺蜜的私房。胡兰嫣然一笑问:“韩燕,儿时的同窗,今可安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9/18 20:08:02编辑过] |
光顾说话,韩燕忘了告诉胡兰一件事。ffice “今天是周一,把日子掐错了一天。“啊!不会吧。” 胡兰含羞带愧地沉吟道:“真要命了,这可如何是好,看我脑子,真是岁月不饶人。” “周一,他们都要上班,能来的自然肯定少。”韩燕起身,伸手挽住胡兰的臂膀,一起往山下瞧。 “看,那是谁?”两人异口同声,转侧面面而笑。 “他叫王真雲,你可能不认识他了。” “嗯,确实想不起来了,他不上班吗?” “他闲。” “在做啥。” “以前听说他帮人偶尔拉拉货。”韩燕的话说得极轻,胡兰隐隐能听见。 “现在呢?” “嗯——不太清楚。” 胡兰并不相信韩燕真的不清楚,他想“偶尔拉拉货”是拉不出什么名堂的,想必王真雲生机寥寥,顿时他心生怜悯凄然地问:“那还好吗?” “不太清楚。” “唔——” “那天,我打电话约王真雲,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一直没人不接,以为他去了外地。谁知他整天在家……直到半夜才回我电话说‘知道了,有空来’。” |
好长!小说吗?^_^ |
算不上小说的,我这是编故事。 |
“她遄急地登上小亭,蹙眉的眼眸扫过观海亭三个字的碑额,倚栏坐下,心里还在想一个女人独自赏梅给人啥感觉?她的感观囊揣起来,眼眸里似雪似海的梅花掩映着寒玉的光波,令她望之眩晕,仿佛天地在旋转……”
好细腻的描写!
一个女子,孤零零地独自赏梅,顾花自怜,多么伤感的画面!
可比黛玉的葬花凄美了。
欣赏![em27] |
高手!描写太好了! 我在王真雲的身上寻找书郎的影子哦。 作品很耐读,感谢书郎才子!
书郎与黛玉是老乡吧? |
QUOTE: 以下是引用篱上春蔓在9/22/2014 10:43:12 AM的发言:
高手!描写太好了! 我在王真雲的身上寻找书郎的影子哦。 作品很耐读,感谢书郎才子!
书郎与黛玉是老乡吧? 《惜笑》包括《农家乐》及今后的《江山半岛》都是虚构小说,王真雲,一个小说人物而已。我学写写的……愿朋友们指点。 |
QUOTE: 以下是引用吟啸徐行在9/21/2014 5:51:13 AM的发言:
“她遄急地登上小亭,蹙眉的眼眸扫过观海亭三个字的碑额,倚栏坐下,心里还在想一个女人独自赏梅给人啥感觉?她的感观囊揣起来,眼眸里似雪似海的梅花掩映着寒玉的光波,令她望之眩晕,仿佛天地在旋转……”
好细腻的描写!
一个女子,孤零零地独自赏梅,顾花自怜,多么伤感的画面!
可比黛玉的葬花凄美了。
欣赏! 未动笔前欲望很强烈,真写小说了,发现知识结构空缺的非常之多。说真的,写下去还真不知道啥摸样呢。 |
GMT+8, 2025-5-10 08:51, Processed in 0.014767 second(s), 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