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花椒树园地论坛古典诗词 › 查看主题

8806

查看

2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go

[原创]七律·不能忘却的记忆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17:1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七律·不能忘却的记忆
——读王哲先生《中国人不应遗忘的名字汤飞凡》(《国之瑰宝》)有感

史实闲翻思绪涌,唏嘘骄傲肃然生。
悬壶报国文人血,施政淘沙异己烹。
无惧枪林凭远志,岂贪性命祭忠贞。
流年不记沧桑事,你我心中几许情 ?


注:
       汤飞凡:“衣原体之父”,医学微生物学家。湖南醴陵人,又名瑞昭。是曾经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生产了中国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并将沙眼发病率从将近95%降至不到10%。抗战结束后,生产出中国自己的卡介苗和丙种球蛋白。解放后,成功遏制1950年华北鼠疫大流行,研制出中国的黄热病疫苗。他领导选定的牛痘“天体毒种”和由他建立的乙醚杀灭杂菌的方法,能在简单条件下制造大量优质牛痘疫苗,为我国提前消灭天花奠定了基础。1961年,采用其研究的方法,中国成功消灭天花病毒,比世界早了16年。1955年首次应用鸡胚接种方法从沙眼病人的眼结膜刮屑物中分离培养沙眼病原体,找出了一些预防沙眼的方法,解决了沙眼致盲问题,为预防和治疗沙眼做出了贡献。1958年,在拔白旗运动中受辱,自缢身亡。1979年,卫生部为其平反昭雪。
1970年,国际上将沙眼病毒和其他几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对抗菌素敏感的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汤飞凡被称为“衣原体之父”。


      1981年获国际沙眼防治组织追赠颁发的沙眼金质奖章。1982追授国家科学发明二等奖。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生物制品制造检定规程》,翻译美国泰思尔教授巨著《泰氏细菌学》;发表论文44篇。


      1980年6月,中国眼科学会收到国际眼科防治组织(IOAT)的一封短函:由于汤博士在关于沙眼病原研究和鉴定中的杰出贡献,IOAT决定向他颁发沙眼金质奖章。希望能够得到他的通讯地址,以便发出正式邀请,参加1982年第25届国际眼科学大会。可是IOAT不知道,他们预备推荐申报诺贝尔奖的学者,被以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早已不在人世了。


      今天国际上最权威的微 生物学教科书:Bacterial infections of humans: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 Alfred S. Evans, Philip S. Brachman 编著),病理学教科书 Robbins and Corto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Professional Edition, 8th ed (Kumar 等编著),任何关于衣原体的综述,都写到 Dr. Tang, 一个必须写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中国人。



附: 聂广先生新浪博客《从汤飞凡找到京虎子》一文
        汤飞凡这个名字(包括发现沙眼衣原体)早有所知,但他下面的这些故事却闻所未闻。顺着《科学网》的博文“汤飞凡本有望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和“不该忘却的纪念:非凡的汤飞凡教授”,我又找来了京虎子的这篇“中国人不应遗忘的名字汤飞凡”,终于知道了一个完整的“汤非凡”。读着读着,泪水渐渐地涌了出来,在一个科学家并不多见的国度,科学家却如此地被作为“白旗”拔掉,但愿那个万念俱灰的汤飞凡,成为永远的过去。
        京虎子为何人?他怎么对汤飞凡的事迹这么清楚,而且颇有专业头脑?我首先在《百度》搜索,发现了他的新浪博客,而且最近还在更新。其中有博文“我的书”,还真不少。“科学史与人物传记”类的有《国士无双伍连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中华读书报2007年百佳图书;《上帝的跳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大流感》,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历史”类的有《从华盛顿到奥巴马 – 美国200多年的家族政治》,新华出版社,2008年;《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强权的起点 – 你所不知道的南北战争》,新华出版社,2009年;《人人爱看到美国史》,文汇出版社,2009年;《征服 – 西班牙帝国的崛起》,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美国有场内战》,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美国,一个传奇》,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密西西比号》,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美国海军史 - 崛起》,广东旅游出版社,2013年;《美国海军史 - 亮剑》,广东旅游出版社,2013年;《美国海军史 –霸道》,广东旅游出版社,2013年。“健康生活”类的有《健康10 1》,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写给女人的健康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写给儿童的健康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登上健康新快车2》,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长寿从零开始》,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
         然后,根据书名找到了作者的真实名字:王哲,笔名京虎子,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从事艾滋病毒研究和预防控制,后赴美从事医学研究,现从事电脑业。在《人人爱看的美国史》里,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对美国历史的兴趣,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八卦性,在中国的史家一本正经地记载天下大势国家兴亡的时候,西方的史家则像患了偷窥癖一样,饶有兴趣地记录很多鸡零狗碎的东西,包括很多不太阳光的东西,使得西方的历史人物和中国的历史人物相比,显得很不完美、很老百姓,让读惯了中国历史的人们觉得很失望,产生一种圣人都跑哪里去了的疑问。”
        最后回到他的新浪博客,发现了这篇博文转载林天宏2008-07-23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文章——“汤飞凡若在,何至于此”:

    汤飞凡(1897~1958)湖南醴陵人,病毒学家,国际公认的“衣原体之父”。
    王哲第一次听到汤飞凡的名字,是在1986年10月的一个星期一。
    当时24岁的王哲,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名研究生。那天,在前往学校的班车上,一位他向来很敬重的老师,突然大发感慨道:“如果汤飞凡不死,肯定能获诺贝尔奖!”
    “一心想着出人头地”的王哲,并没“太把这个前辈放在心上”。毕业后,他一度成为中国防治艾滋病最为年轻的专家,此后,又前往美国进行深造。
    一直到17年后的2003年,身处美国的王哲,才又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当时,一场“非典”肆虐了大半个中国,中国的防疫系统“笨拙无力”,卫生部一位老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禁不住叹息道:“汤飞凡若在,何至于此?”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牛人?”当天,王哲打开google。他本以为,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搜索一下这个“理应很重要”的名字,会有千百条详细的资料。不料,他查询之下,仅仅是“有限的干巴巴的几条”。
    王哲不禁被这个名字所吸引,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寻访了许多见证人后,他“惭愧地发现”,原来,在上个世纪中期,这个名字曾声震海内外。
    1938年,时任国民政府卫生署长的颜福庆,一封书信自武汉发至上海,请汤飞凡到长沙重建中央防疫处。此时,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细菌系的汤飞凡,刚接到英国一家研究所的聘书,月薪600银元,他当即辞去这份工作。
    此前,汤飞凡就曾以医生的身份,参加了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的前线医疗救护队,他所工作的救护站,一直在日本人炮火的覆盖下,数次几乎被击中,但身高1.60米的汤飞凡却镇定地说:“我干这个最合适,因为我目标小,炮火打不中我。”
    无论是学养,还是胆识,颜福庆都为中国唯一的官方防疫机构,找到了最合适的领军人物。
    前方战事紧,许多将士因伤口发炎死去,急需青霉素。但青霉素的具体生产工艺,在国际上也属于军事机密。加上中央防疫处简陋的条件,许多人认为生产青霉素压根儿就是天方夜谭。
    汤飞凡日夜奋战,通过研究从一名下属受潮的皮鞋上发现的一团绿毛,最终生产出每毫升200~300单位、每瓶两万单位的标准青霉素。中央防疫处因此名扬天下。
    《科学》(Nature)杂志1943年专门撰文介绍中央防疫处,文章用惊奇的口吻,介绍了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吃惊”的青霉素生产车间——没有自来水,只有一台又旧又漏、而且每天用完后都要修理的锅炉;回收的设备是一只破木船,放在湖里进行透析;胃霉用完了,用从自己养的猪的胃里提取……
    曾有汤飞凡的同事告诉王哲,当年,尽管中央防疫处条件简陋,但汤飞凡的要求极为严谨,他每天戴着白手套,在实验室里到处摸。最初,员工们都用鸡毛掸子打扫,就被他劈头盖脸地训斥。
    在那种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多数把日本作为较量目标。上世纪30年代,日本科学家野口英世曾声称,自己分离出了沙眼病毒。这一发现,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却遭到汤飞凡的怀疑。
    从1932年到1935年的3年内,汤飞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甚至亲自参加人体实验,把细菌接种到自己眼中,彻底推翻了野口的细菌病原说。这一结果得到国际上的公认,野口英世就此从细菌学教材中消失。
    1954年,汤飞凡又恢复了因为抗战而中断了近20年的沙眼病毒研究,为了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就是沙眼病原体,1958年元旦,汤飞凡命助手私下将沙眼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造成沙眼。
    在其后的40天内,他坚持不做治疗,红肿着眼睛,收集了可靠的临床资料,彻底地解决了数十年来关于沙眼病毒的争论。1970年,国际上将沙眼病毒和其他几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对抗菌素敏感的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汤飞凡被称为“衣原体之父”。
    但让王哲鸣不平的是,1979年,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完成了一部关于野口英世的长篇小说,使野口英世被日本人重新发现,并受到了极高的尊重。如今,野口英世在纽约的墓地,成为日本人旅游的圣地,新版的日元上,也印上野口英世的头像。而这场较量真正的胜利者汤飞凡,却逐渐被国人遗忘。
    “从他死后至今,中国再没有在微生物领域有过世界级的成就,我们被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远在美国的王哲,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5-10-31 08:41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分享,赞!

先生的贴,很有价值。


读一个贴,读一个人物的故事,读一段历史的环境氛围。。。。。。

好贴是一双眼睛,好贴是一副耳朵。。。。。。


真的非常喜欢!

给我一个春天 我将绿满你的院子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5-11-20 02: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超级版主理解鼓励支持!问好并祝您快乐开心!

TOP

花椒树园地

GMT+8, 2025-1-3 17:07, Processed in 0.013525 second(s), 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